

-
观点 | Opinion more
-
为何成龙电影在香港票房越来越差?
观影口味背后反映了香港年轻观众目前的社会文化心理。为何这些香港年轻人只喜欢港味电影,排斥具有内地色彩的电影?为何某些香港人提出“香港是香港人的香港”?为何会发生一系列的排斥内地游客事件?这些现象联系起来看,不言自明。[全文]
-
成龙是表达中国时代精神的大师吗?
成龙在电影中既阐释了制片人的思想,又抒发了观众的情绪,而且还在其中表达了观众的价值观。对于电影产业的研究人士和社会学家而言,那些电影体现了成龙的价值所在——我们可以从中窥探到当今中国内地电影观众的群像以及这些观众到底希望看到什么样的影片。[全文]
-
香港,一座富裕但不先进的城市
要举例说明香港的“不先进”,完全可以浓缩在一场约会中。首先带齐“三件宝”——八达通、现金、信用卡;出门搭红VAN、港铁,或打的收硬币;到米其林饭店吃饭,取手写纸质号,站着等位;AA买单时,大家开始翻遍全身搜刮“散纸”凑零头。[全文]
-
在《沧海一声笑》中,黄霑寄予了什么样的豪情?
同新文化运动在“五四”之后由“政治理想”走向“社会理想”的心态类似,黄霑的歌词也反映出,在九十年代的香港,更加值得深化的议题是社会维度的公民人格建构。强调“我”的潇洒狂放,也是为了让人们不至于沉湎于享乐与名利,而应当保守基本的“情”和“义”,在社会当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全文]
-
香港女生13天爱上中国军人,“中式军事步操”有功劳
与英式军事步操相比,中式的推广范围还不够大,影响的人群还不够多,社会整体认同还不够高。步操绝不仅仅是几套简单的队列动作,背后凝结着的是国家观念和民族文化认同,这种影响在青少年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并通过青少年的成长影响着香港的未来。[全文]
-
一地两检争议:制定基本法,不代表中央只能袖手旁观
基本法制定后并不是就一劳永逸,中央政府并不是就只能在基本法之外袖手,对香港发生的一切针插不入、水泼不进。人大常委会面对有关新的‘具体情况’,完全有权就有关问题作出有法律效力的决定。这样的最高权力并不因制定了基本法就已被废弃。[全文]
-
参与“一带一路”,香港有一张强力文化牌
香港文化人近期提出一个新概念,即在“一带一路”民心相通中要力促“香港文化带路”。香港具有内地城市所不可比拟的独特优势,比如“二文三语”即中文、英文与汉语、英语、粤语;健全的国际交流互联互通网络;以及多元文化及全球视野。 [全文]
-
香港每五人就有一人贫穷?
老师让学生说说“我的志愿”,富豪儿子说:“我希望凭自己实力,赚到爸爸一半的资产:2个物业和1亿港元。”另一个捡纸皮伯伯的孩子说:“我希望长大后能像爸爸一样拿综合社会保障援助。”香港有多少人生活在“贫穷困境”中?特区政府最新的答案是:超过135.2万。[全文]
-
香港“殖民地思维”令李嘉诚惨失2000亿,出路何在?
中兴、华为这两家中国通信业的国际巨头在发展初期都存在港资背景,但为什么那些港资却都没有将产业升级到技术含量更高的层次呢?李嘉诚作为一个精英商人,为什么不会想到借助现在创新的热潮大量投资于中国人的科技创新企业呢?[全文]
-
十九大报告3处提到港澳,港人有话说
在香港各大媒体上,十九大的报道占据了很大篇幅;地铁车厢内,滚动播放着关于十九大的动态新闻;香港政商领袖人物和立法会议员们,则纷纷围绕十九大的“热词”充分发表意见,讨论香港的未来发展路径。[全文]
-
香港建制派联署“剪布”,反对派的大招能否被终结?
10月9日,37名香港立法会建制派议员联署,提出修改财委会及辖下两个小组委员会会议程序的五项建议。此举被视为建制派对反对派“拉布”大招发起的猛攻。当然,反对派决不会甘心束手就擒,他们也正准备发动反击……[全文]
-
“民主墙”事件中,有理有据消极怠工的学校保安们
“民主墙”附近的校园保安例行公事般地走上前来,了解我们的目的、查看我们是否是学生以外;在得知我们不是来“民主墙”贴东西,而是来了解学生的想法之后,更加警觉了起来。保安通过对讲机叫来了自己的主管,先是确认我们并不是记者之后,又强调说,希望我们的调查能够尽快结束,这才离去。[全文]
-
“港独”学生背后有人
那些“长胡子”的“全港大学校监们”只敢说自己支持的是“港独”与“言论自由”之间的“辩证关系”;同时散布一种高度抽象的刻板印象,把来自内地的一切都符号化为他们需要对抗的、根本无需对话的群体。至于受这种“敌我之辨”的激励而顶在前面的,反正也只是学生而已,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全文]
-
一下来了一大波香港爱国青年,除了聊观网还聊些啥
香港反对派主导舆论话语不是靠讲清楚理论,而是靠对香港的现实问题进行歪曲而误导香港市民。在现今的香港社会,相当多的社会问题都被反对派歪曲为“中央政府与内地居民造成的”,这是香港与内地产生隔阂的一个根本原因。[全文]
-
我向学生会举报有人违规使用“民主墙”,结果……
当然是石沉大海啦。事实上,截至本人落笔已经是十天有余,从未收到来自学生会的任何人、任何形式的答复或行动。学生会衮衮诸公们现在对“违规行为”的置若罔闻,与那时在镜头前声嘶力竭地“誓死捍卫民主墙主权与言论自由”演出相比,真是活脱脱一出幽默剧。[全文]
-
应当引导唐立培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对于唐同学或有他那样想法的人,其实应该反思的是:为什么居然那种羞辱伤害中国人的话会脱口而出?为什么他想做的所谓学理探讨变成了对同胞的谩骂?而他的那些“高大上”的观念变成了对“港独”分裂国家的违法言行的回护?他引发的批评其实是必然的。[全文]
-
香港高校“港独”事件隐含的深层角力
香港社会有两种生活方式,一种是港大、中大所代表的生活方式,另一个就是九龙城寨的生活方式。这背后隐含着西方文明与中国文明的强烈对比。香港华人究竟应当选择哪一种,在港英政府提供的两个活生生的文明标本面前一清二楚。[全文]
-
那些爱在“民主墙”上贴海报的人,其实最抵制民主
香港高校的校园内都有“民主墙”,“民主墙”上的讨论也很多,但这些争论的内容其实跟自由、民主没有多大关系。这些“民主墙”更多是用来发泄不满、宣扬“港独”的一个平台,这个平台从来没有给不同的声音一个民主讨论的机会,成了宣扬“港独”的“一言堂”。[全文]
-
香港学生会,为何那么“横”
香港高校的学生会为什么这么“横”?一是大多数高校学生会与所在学校并无隶属关系,二是众多高校学生会都有比较强劲的经济实力。有了地位和金钱,这些“热血青年”时不时就想搞点事。他们大概忘了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香港的大学学生会还是做了不少“认祖归宗”的好事。[全文]
-
香港连批“毒”教材,但亡羊补牢还不够
香港回归20年来,“港独”思想屡屡冒头,很多学生涌上街头,甘当“反中乱港”急先锋。深究缘由,香港基础教育难辞其咎。一本涉嫌“播毒”的教材可以走进中学校园,香港基础教育的现状该如何准确评判?[全文]
-
-
资讯 | Information more
-
普通话考试不及格 港生冲进办公室恐吓老师
-
中国人的钱不好赚了?又一家国外巨头百货彻底退出
-
16名“占中”分子今判刑:黄之锋入狱3个月
-
“国内公司哪上市?最大最好的都是香港”
-
从香港坐高铁去广州 票价214元
-
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是什么?撤销了会怎样?
-
林郑月娥:香港既是改革开放的贡献者,也是受益者
-
又作妖!港中大学生成立"港独"学会
-
又来一个,这次是中国邮政?
-
24家外国航空公司仍将港澳台列为“国家”
-
给香港理工大学点个赞!
-
万豪酒店将港澳台与国家并列,被立案调查
-
“考虑赴港上市,打造全球第二大金融中心”
-
港府申请向亚投行捐1000万美元
-
港反对派多次侮辱国旗 竟称“就是故意的,不认罪”
-
香港来信:驻港英军7大秘闻,见证一段艰难时势
-
港“保钓英雄”侮辱国旗受审 当庭不认罪:就故意的
-
内地禁洋垃圾后 香港回收业怎么办?
-
港中大新校长首度回应如何处置“港独”标语
-
“一地两检”有损香港“高度自治权”?媒体驳斥
-
-
-
曾宝仪:事情还没查明,我已成为“强奸犯的女儿”
-
达美航空道歉了,但是……
-
万豪酒店被美团大众点评下架,但仍有平台可预订
-
谜案破了?蓝洁瑛亲口揭露曾遭曾志伟性侵
-
万豪回应“将港澳台及西藏列为国家” 网友:毫无诚意
-
30年来港女北嫁激增11倍:内地男慷慨豪爽受青睐
-
刘国梁侄女成香港队最小球员,誓言击败日本女乒
-
前国羽队员退队后赴港打球 复出首秀即夺冠
-
做人最重要的不是开心?这个浓眉大眼的胖胖背叛了TVB!
-
租金最贵的办公室不在伦敦在香港了
-
香港补习老师年薪堪比明星 补习天王身价达8500万
-
港媒街头突击测试,同学们的中文水平尴尬了……
-
在香港举办却列港澳台为国家,韩最权威音乐奖引抵制
-
港球迷再嘘国歌 港议员斥:专门搞事分子!
-
这个史上最肮脏拥挤的人类魔窟,也许就是我们的未来
-
TVB“打脸专家”陈豪又来了,观众纷纷叫好!
-
英媒:因中国企业家崛起,亚洲亿万富豪数首超美国
-
港媒:为追求更好生活 港飞行员或大批跳槽内地
-
香港地铁:外国男子无故将女子推下站台
-
香港骑手川藏路上失明 两位医生西藏河南两地施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