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若愚:香港立法会,反对派的“拉布”大招能否被终结?
关键字: 香港立法会议员香港反对派议员拉布香港建制派力量强弱香港问题香港特首林郑月娥【文/bt36专栏作者 王若愚】
在经过长达两个月的暑假休会后,10月份香港立法会刚刚复会,滚滚硝烟扑面而来,一场异常激烈的攻防战随即打响。
10月9日,37名建制派立法会议员联署去信立法会财务委员会主席陈健波,提出修改财委会及辖下两个小组委员会会议程序的五项建议。此举被视为建制派对反对派“拉布”大招发起的猛攻,一时间一石激起千层浪,连日来在香港社会引发热烈讨论,以及反对派的极力阻扰。
11日,特首林郑月娥在发布任内首份施政报告后回应称,修改会议程序属于立法会内部事务,她希望立法会可以配合政府施政,减少“拉布”,让整体运作更顺畅。
这一场议事规则攻防仗的进展,必然对香港立法会的运作机制、行政立法关系,以及香港社会的发展进步带来深远影响,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第六届香港立法会议员与行政长官合照(图/香港立法会官网)
1.原本应该是“核弹”的“拉布”,却被反对派用成了“臭弹”
“拉布”,是香港粤语对立法会中冗长辩论(英文:filibuster)的一种独特表达方式,在台湾则被形象地音译为“费力把事拖”。
采用冗长辩论的策略来表达特定政治目的、阻扰特定议案通过、干预政府施政,在西方议会的斗争中较为常见。从积极层面分析,这一议事策略,赋予了议员一定的民主监督权利,使得即使处于人数劣势的一方也有了充分的表达机会,亦可以阻挠获多数议席的党派支持的“不得民心”的议案,赢得时间吸引市民关注,甚至达到逼使多数服从少数的目的,例如改期再讨论立法,或现阶段取消提案。
然而,对于这一议事策略,也有很多反对的声音。他们认为,冗长辩论耗费社会成本,滥用民主权利,妨碍政府施政,瘫痪政府运作。这一点,在香港立法会尤为明显。近些年来,香港立法会中“拉布”现象愈演愈烈,议员们除不间断发表意见外,还把“拉布”的手段予以“发扬光大”,包括:
一是动议数量惊人的修订案。最典型的案例是2012年5月,立法会审议《2012年立法会(修订)条例草案》时,政府的提案仅有1条,但黄毓民、陈伟业议员一共提出了1306条议员修订案,创造了一个惊人的历史记录。
二是每次开会时不间断要求清点法定人数,以此打断会议进程。从2012年10月10日至2016年7月15日,第五届立法会共举行143次会议,总会议时数达2174小时。议员要求点算法定人数的次数共1478次,所耗时间超过220小时,即超过十分之一时间都在数人头。特别是2015至2016年的立法年度,议员“拉布”要求点算法定人数至少596次,耗时约115小时。
三是故意缺席会议致使法定人数不足,使得会议无法继续进行而流会。第五届立法会共发生流会18次,其中11次在2015至2016年度会期发生。第六届立法会中,因“宣誓风波”也导致多次发生流会。
频繁的拉布,极大地拉低了香港行政效率,使得政府的大量关系社会民生的议案无法得到及时通过,造成重要机遇错失、工程预算超支等许多严重后果,甚至政府正常运转也会面临“无米下锅”的窘境。
其中一例是,上届特区政府早在五年前就提出成立创新及科技局,但两次都在立法会上被反对派议员“拉死”,导致延误了三年之后才能通过,许多重大机遇被白白错失,使香港在创新科技领域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越拉越远。
财委会主席陈健波表示,2016至2017年度财委会平均花4.2小时审议一个项目,审议时间比2012至2016年度平均花约1.8小时翻倍,重复审议已获小组委员会通过的项目数目日益增加,这导致很多工程项目被迫延误半年以上时间,造成的损失以亿港元计。
香港建造业总工会在立法会外请愿,要求改变议事规则(图/香港《文汇报》)
在西方国家,冗长辩论是少数派议员在阻扰重大议案时才迫不得己使用的“核弹”,为何到了香港立法会却成了用到烂大街、让人闻之色变的“臭弹”?
原因是多层面的:
一个是议事规则还不够完善。虽然立法会议事规则也对“拉布”作出了限制,要求议员“不可动议全体委员会主席认为琐屑无聊或无意义的修正案”,授予立法会主席“剪布”的权力,但主席使用这一权力极为审慎,除非数目特别大的修订案,一般不予干涉。
二是民主质量不高。反对派向来是“屁股决定脑袋”,不问是非、只问立场,对于一些重大议案,他们自然会钻透一切制度的缝隙、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来阻扰,无所不用其极。
三是香港反对派占据话语霸权。他们通过媒体大力宣扬“拉布”背后蕴含的“监察政府、对抗‘暴政’”等理念,使得香港社会对“拉布”有一定的容忍度。
- 原标题:香港立法会,反对派的“拉布”大招能否被终结?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李泠
-
快讯最新闻 Hot
-
关门第二天 特朗普急了
-
大陆会“武统”?蔡英文这回改口了
-
计时开始:美国政府关门第一天
-
普通话考试不及格 港生冲进办公室恐吓老师
-
特朗普帮中俄成为世界领袖?纽约时报怕是又砸了自己的脚
-
万豪“痛定思痛”,竟把台湾划到了日本…
-
雪乡导游被指一天打四人 旅行社:游客问题,他怎么不打别人?
-
这波电梯壁咚让不少家长愤怒了…
-
喂派出所吗?救人的民警结婚了吗?
-
任天堂重新定义游戏,童年梦想要实现了……
-
央视体坛风云人物颁奖延期,刘国梁又躺枪了…
-
看完这部国产剧 再也没脸笑话印度神剧了
-
特朗普“假新闻”奖终于公布了
-
“严惩中国剽窃知识产权,罚款大到超乎想象”
-
“诶,谁砸我?”
-
这幅抽象派作品让人想起了中国男篮的“热血”时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