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观点 | Opinion more
-
法国毛主义哲学家:应对恐袭,要考虑用共产主义
资本主义世界与种族—宗教主义匪徒之间的冲突看似激烈,实则存在共同利益,而人们也绝非只能在资本主义和种族—宗教主义之间被捆绑着做出抉择。[全文]
-
巴黎遇袭与“伊斯兰国”全球扩张
欧洲社会的穆斯林群体之所以无法融入欧洲社会,传统意义上我们经常探讨的欧洲社会阶层划分中的宗教-地域-民族因素当然十分重要,欧洲各国普遍存在着的移民后代及贫困家庭子女受教育程度低、失业率高、难以融入主流社会、遭受歧视严重、街区贫困化加剧等问题,同样困扰着欧洲的穆斯林社区。[全文]
-
论恐怖分子:开枪只为证明自我存在
这些人虽然号称是穆斯林,但并没有很好地学习伊斯兰教的教义。他们是一群迷失的人,把恐怖主义看成表达失望的方式,就像孩子在成人之前要反抗家长。他们觉得现在的社会不忠于某种意识形态,不忠于自己的理想,所以要去反抗。[全文]
-
查理这事,我们英国漫画家该说话了
《查理周刊》抛出的那些所谓“讽刺作品”的本质有如散弹枪般滥杀无辜。如此丑化先知穆罕默德,真正伤害到的是谁?是所有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又有谁在这种漫画中得到了慰藉?谁在这种对神圣的亵渎中甩脱了俗世的重负?[全文]
-
自由平等博爱为何照不进法国现实
一名14岁少年气愤地说:“他们不尊重我们,我们却要为他们默哀一分钟来表示对他们的尊重?对于不尊重我们的人,你叫我们怎么顶礼膜拜?我们做不到。”他对老师说:“我会为巴勒斯坦默哀一分钟。”他的朋友表示同意,并加了一句:“停止伪善。”[全文]
-
当我在法国看到辱华漫画
我看了一下法国杂志《寒流》的漫画,认为有两点它越过边线了,是在宣扬仇恨和恐怖。这和《查理周刊》一样。请问这些人是为了反对新闻自由而行凶的吗?《查理周刊》也仅仅是为了捍卫新闻自由而刊登讽刺漫画吗?这种新闻自由是缓和还是激化了矛盾?[全文]
-
一句伏尔泰从未说过的“名言”
查理事件发生后,一些学者的评论中,居然再度引用伏尔泰的所谓“名言”即“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我早在2011年就撰文证明,将这句话套给伏尔泰是一个误传。作为普通读者,不知是正常的。但作为学者,就不应该了。[全文]
-
查理事件的水也许有这么深
作为一个多民族、多宗教人群居住的国家,法国是“文明冲突”所能使用手段的绝佳实验场。制造分裂,是战略运用中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北约的目的是在华尔街的支持下,使其成员国在美元的主导下继续引领新的“新美国世纪”。[全文]
-
伊斯兰和宋学,也许不是你想的那样
宋学逐渐形成的时代,正是伊斯兰苏非思想开始东渐的时代。穆斯林和汉族之间的关系,从唐朝时期一直到现在,基本没有变化。在这个民族纠纷、宗教冲突经常发生的世界里,中国穆斯林的存在,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全文]
-
关于伊斯兰自我革新的胡思乱想
“如果我死了,你们依然是纳赛尔。”咦?半个世纪前,埃及世俗化总统纳赛尔的这句话好耳熟。当年曼施亚广场上,穆兄会8声枪响过后他屹立不倒。隔着历史,巴黎的枪声响起。“我是查理”和“我是穆罕默德”再度短兵相接。[全文]
-
“黄祸”来了?又一个任性查理而已
法国另一本讽刺漫画杂志《寒流》也有些不安分了。最新一期封面将中国人比作“黄祸”,刻画了所谓“中国人占领巴黎”的街景。面对中国官方的表态,杂志总编这般解释:“向中国展开一场幽默战”,展示一下“以中国人为题材的法式幽默”。[全文]
-
枪响了,西方才给了阿拉伯平等
欧盟年初首次28国外长会释放出一个信息:欧盟将与阿拉伯国家合作“反恐”。合作需要平等,以前却没有,枪响了就有了。这其中有西方打死都不会承认的因果:放纵媒体言论自由激怒穆斯林,迫使极端势力制造的袭击事件越来越逼近西方心脏。[全文]
-
穆斯林来信:言论自由?拉倒吧
我要声明的是:射杀记者或者漫画家的这种行径根本不值得辩护。我不同意的是你们这种冠冕堂皇的观点:你们有冒犯别人的权利,却拒绝承担相应的责任;我更无法相信,“有权冒犯他人”可以自行解释为“有义务冒犯他人”。[全文]
-
法国极右翼这样借查理事件发声
法国极右翼保守势力和思想的回潮远比穆斯林更为强劲。他们正试图抓住这次“历史机遇”,不遗余力地为自己造势。“国民阵线”主席勒庞就在大洋彼岸的《纽约时报》上发声,在政治正确的范围内,尽量宣扬自己的排外主张。[全文]
-
从中国间谍到恐袭:美国钓鱼执法那些事儿
为了反恐,FBI钓鱼执法可是有一套,不信你去脸谱网上发个状态说“我讨厌美国政府,支持伊斯兰世界被压迫的无辜者”试试。马上有卧底A私信说“我也是这样想的”,卧底B“你能想到什么手段吗?我可以搞到炸药”,卧底C“钱不用管,我们有捐款,你帮我保管一下炸药,回头我教你怎么用”……不信?大把案例任君挑选。[全文]
-
《查理周刊》的“反启示”
作为曾常驻巴黎超过20年的记者,我对国内外华文媒体围绕着《查理周刊》恐怖事件所做的报道,当然有自己的看法。暂列几条,也许对有心上下求索真相、真理的年轻记者会有一点启发:查理事件是不是文明冲突?法国会变成“法兰西斯坦”?《查理周刊》是惟一一家支持中国的法国媒体?[全文]
-
如何令《查理周刊》事件远离中国?
“查理遇袭”和“牛津删猪”事件后,不由得想起中国的“脑筋急转弯”案。宗教群体也需要有更加开放的姿态,对无心之失不能以骚乱等极端形式来对抗。针对当前少数民族享有的特殊照顾性政策,建议以“申请制”代替“天生制”,以避免未来可能有的风险。[全文]
-
地缘政治:巴黎恐袭改变了什么?
一幅漫画引发的血案最终演变成一场全球性事件。至少未来二十年,伊斯兰和西方文明的冲突将成为国际地缘政治的主线,并伴随着西方的衰落而日益激烈,而中国将成为全球少有的静土和避风港。在这种情况下,不难猜出全球资金、全球人力资源将会涌向何方。[全文]
-
一张图看懂欧洲穆斯林现状(令人关注的是意大利)
巴黎血案并非偶然。西方社会与伊斯兰世界的矛盾、穆斯林的被边缘化为极端主义的滋长提供了土壤。未来随着欧洲人口增长停滞和穆斯林群体的壮大,这种冲突可能会更加突出。[全文]
-
500万份,《纽约时报》嫉妒吗?
新年伊始,欧罗巴大地就坠入了“恐怖时刻”,查理的血迹未干,比利时枪声又起。500万个“查理”销售一空的景象,让欧洲面临着自“9·11”以来最为严峻的反恐形势。而目惊心的鲜血和此起彼伏的枪声,测试着各国的态度,也考验着每个编辑部的智慧。[全文]
-
-
资讯 | Information more
-
法国准备“改造”极端主义青年
-
普京第一时间向死难者致以哀悼
-
中国4G网速超过美日 安倍将访俄晤普京 美男子操纵无人机撞帝国大厦被捕
-
伊朗250亿买118架空客飞机 民盟将不推昂山当议长 世卫警告寨卡病毒传播
-
巴黎险遇恐袭 派机器人拆弹
-
查理周刊最新封面来了
-
法国版“爱国者法案”即将通过
-
法国电视台遭“伊斯兰国”黑客攻击 奥朗德被威胁
-
反犹再起 欧洲犹太人“出走”以色列
-
法警方逮捕4名恐怖嫌犯 包括1女警
-
奥地利要建“欧洲特色的伊斯兰教”
-
《查理周刊》再出刊 新封面画狗追狗
-
遭枪击瑞典漫画家曾死里逃生10次
-
巴黎恐袭女嫌犯接受“伊斯兰国”采访
-
巴黎恐袭女嫌犯现身IS视频?
-
美媒担忧法国成“极权主义民主国家”
-
《查理周刊》无限期推迟出版
-
8岁儿童戏言同情恐怖主义 法国警方介入调查
-
在德国,他竟敢打扮成这样!
-
俄两男子向列宁墓泼水被拘 72岁拜登也想参选总统 朝鲜:那电影幼稚下流
-
-
· 巴黎杂志社恐袭 ·
-
亲历尼斯恐袭中国导游:看见很多人没命地跑,以为海啸了
-
查理周刊新作:如果叙利亚小难民没遇难,长大会变这样
-
《查理周刊》年收益约2000万欧元 员工要求公开资金流向
-
恐袭发生后 《查理周刊》又“作”了一年
-
去年侥幸没被恐怖分子打死的画师
-
这小哥的悲惨经历教育我们:自拍需谨慎,上传有风险……
-
法国:不吃法棍就是恐怖分子?
-
波兰球漫画:如何对付恐怖分子?
· 波兰球的前世今生 -
《查理周刊》推出APP
-
从3欧炒到12万欧
-
又见另存为:唯有爱与美食不可辜负?
-
“我们的铅笔永远比你们的子弹更犀利”
-
方济各谈查理:言论自由要有限制
-
奥朗德在核航母上观看舰载机飞行(图)
-
默克尔去哪了?
· 原来是摆拍 -
这位法国女星曾在颁奖典礼上朗诵《撒旦诗篇》
-
这次道歉前面,还有13次……
-
吕克·贝松致信穆斯林:我的兄弟……
-
法国恐袭案女嫌犯为何在土耳其出现?
-
萨科齐后排插上 惨遭外国网友恶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