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制作“邪典”视频的公司什么背景?有人扒了扒
这几天关于YouTube上的Elsagate事件讨论得沸沸扬扬。 实际上早在去年7月份,这一事件经美国媒体的揭露就已经轰动了全美。而随后迫于压力,YouTube 开始大规模下线视频并且封禁账号。到了去年11月份,YouTube 宣布已经删除了超过50个频道、15 万个视频。 但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些在外网已经遭到禁封的含有暴力和色情元素的儿童视频竟然早在16年的时候就已经流入到了国内,并且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在各大视频网站传播。[全文]
-
扫黄打非办发话,“邪典”视频将遭严惩!
针对利用经典卡通形象制作传播涉暴力、恐怖、残酷、色情等妨碍未成人健康成长的有害视频情况,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已部署开展深入监测和清查。目前,相关网站开展了自查和清理。我们将持续关注,对不履行企业主体责任,造成有害视频及信息传播的企业,一经查实,必予严惩。[全文]
-
幼教变电子商务? 江苏63名学生毕业证书被改
2014年,张勤中考的成绩不理想,她最大的心愿就是找一个中专,读学前教育专业,以后能成为一名幼儿教师。[全文]
-
施一公:外企里,中国人才只负责接待太可惜
《第一财经日报》1月21日发表了题为《硅谷走下神坛,科技精英回流中国》文章,文中提到,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曾表示,“我去参观很多企业,大多数负责接待我们的都是中国员工,而和我们面对面谈判的都是外国人。我觉得我们中国的这些优秀人才真的是非常可惜。”[全文]
-
家长们注意:“邪典视频”蔓延到国内 正毒害你的孩子
以下内容可能令人不适,但若您和笔者一样身为家长,则十分有必要了解。如果你们曾经让孩子独自抱着iPad或手机观看卡通视频,他们可能已经在无意间接受了许多含有色情、暴力、凶杀、变态……的信息。同时,就算你就陪在孩子身边,你也很难发现这些。这就是曾经一度让国外舆论哗然的“儿童邪典视频”。现在已大规模蔓延到国内。 [全文]
-
作为清华人,我想借《无问西东》说说清华精神
在新百年,QS全球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排名上清华领跑亚洲,但是少有人知道,当时QS排名要求清华的就业数据删除掉国企的部分,只保留外企和私企,被清华断然拒绝。[全文]
-
西交大暂停女导师招生资格 溺亡博士女友回应
据中青在线1月19日报道,西安交通大学当天回应该校博士生杨宝德之死,称其博士生导师周筠确实存在让学生到家里打扫卫生、陪同超市购物、洗车等行为。校方已取消周筠的研究生招生资格。[全文]
-
母亲将儿子拴在摩托车后拖行?警方:已认识到教育方式不妥
近日,一段母亲将男童栓在摩托车后“拖行”的视频引发网友关注。18日晚,云南昭通鲁甸公安局官方微信通报称,经调查,该男孩拿了家里2000元钱,其母亲说服教育无果后,为了“吓唬”孩子,做出此举,现已认识到教育方式不妥,孩子未受伤。[全文]
-
作家六六竟如此评论“西安交大溺亡博士”事件
讲真,看到作家@六六在微博的这则评论,真是三观震碎。[全文]
-
让全班投票选出一个最皮的学生坐“专座”,老师做法过激了吗?
家长很不开心。[全文]
-
让全班匿名选出调皮同学坐“特座”,班主任做法引争议
“我孩子的班主任让大家匿名投票选出最调皮的学生,票数最多的那个学生就要坐在讲台旁边的‘特座’上,我们做家长的觉得老师这样做很不好。”华商报1月17日报道,前不久,陕西西安一位家长气愤地向记者投诉。[全文]
-
西安交大溺亡博士与导师聊天记录曝光
昨日,中青报《寒门博士之死》一文引发舆论关注。其实早在十天前,此事就在社交媒体上被热议。溺亡博士杨宝德女友在微博上发文,声讨其导师周某是酿成此悲剧的罪魁祸首,并贴出二人聊天记录作证。[全文]
-
西交大博士之死:帮导师拎包、洗车、装窗帘
为了解真相,中青在线记者采访了杨宝德身边的人,并于1月17日发表文章称,杨宝德在跟随了周姓导师之后,在科研上陷入了停滞,生活上更是成为了导师的助理,洗车、拎包、陪导师逛超市,还要去导师家中安装窗帘。[全文]
-
教育部定调:普通高中不是大学预科班
普通高中的办学定位是什么?1月16日,教育部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4门学科新课标的相关情况,明确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不止是为升大学做准备,还要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和职业发展做准备。”多年以来,教育界关于高中的定位一直有两种说法,一说认为应当是大学预科,因此主要目标就是高考;另一说则认为重点在于“激趣立志”,而非应试,两种观点屡有激辩。教育部的上述表述已明确为业界的争论定调,这意味着高中的课程方案调整也要服务于这一定性。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湛介绍,今年首次提出的“学科核心素养”是新课标的一大重点,它集中体现了普通高中“提升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定位。[全文]
-
教育部:高中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由14增至72篇
16日,教育部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新课标的相关情况。据介绍,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此次课标修订的重点之一。语文新课标中,设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专题,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的深入学习研讨。原课标“诵读篇目的建议”改为“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推荐数量从14篇(首)增加到72篇(首),提高了学习要求。[全文]
-
某高校期末考试惊现“送命题”,答错扣41分
1月15日,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思修课期末考试放了个“大招”:一学期完了,你认不认得你的授课老师?一道“态度题”引起考生议论纷纷。 这道“选出你本课程的授课教师,请在其照片对应括号内正确写出名字”的题目,不仅让一些学生一脸懵,而且一经网络发布后也引发网友围观。题目新颖,而且答对不得分,答错却扣41分的评分标准,也让大家惊呼“答错了那可是送命”。[全文]
-
从来不该在研究型大学里谈就业
2015年9月,施一公出任清华大学副校长。而就在1月9日,他请求辞去清华大学副校长职务,筹建西湖大学。他常在不同场合下对“中国教育”直言不讳:研究型大学从来不以就业为导向,从来不该在大学里谈就业。[全文]
-
有个学霸室友是什么体验?先复(习)带后复(习)!
临近期末,同学们都进入了紧张的备战阶段。这时候,老师划的考试重点,和学霸同学的习题讲解无疑都是“救命药”。 1月12日,郑州成功财经学院某女生寝室的学霸小马同学就因为给同学讲题火了。[全文]
-
“冰花男孩”想看城里孩子上学,但有些事他不知道
B县某城郊中学,2016年对刚升入初中一年级的学生进行学业水平测试——初一学生共有303人,语文和数学加起来超过120分的仅有39人,这意味着语文和数学都及格的还远远达不到39人。这个中学还地处城郊,基本上算是除了城区中学以外最好的中学了,其他乡镇的成绩可想而知了。[全文]
-
中国教育报:韩寒为纠偏反智倾向提供了极好的参照
前两天,韩寒在微博上感慨“退学是一件很失败的事情”,随后他又写了篇长文《我所理解的教育》,指出“教育和学习这两件事本身没什么可讨论的,强的民族教育一定强,优秀的人必然爱学习,这是定论。但一刀切的应试教育与每个学生之间不同的性格特长之间如何调和,才是问题本身。” 12日,《中国教育报》对此评论:当年韩寒退学之后,不少人有意无意地把他的个人选择直接归因于中国教育的失败,少数媒体曾对反智主义言论过于纵容,现在到了纠偏的时候。韩寒的反思,为这种纠偏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参照。[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