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抗式制度体系:西方之乱的重要根源
近年来,很多西方国家出现社会紊乱甚至失序现象,如债务危机、暴恐频发、难民危机等。西方社会乱象丛生、治理赤字严重,表明资本主义正在出现系统性危机,并成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究其原因,对抗式制度体系是导致西方之乱的重要根源。[全文]
-
人间正道是沧桑:当中国政体从被质疑到引起西方恐惧
中国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几乎一直是全球最高的。西方舆论总喜欢拿所谓“合法性”、“正当性”做文章,仿佛只有西方国家才享有,而中国政治体制不具有。其实,真正遭遇“合法性”、“正当性”危机的正是西方国家自己。[全文]
-
美欧暂停资助柬大选 中国送来大礼包
柬埔寨明年7月即将举行大选,由于此前洪森解散了该国最大反对党救国党(CNRP),美国和欧盟大为不满,取消了对该国大选的资金支持,并威胁要采取制裁行动,但柬埔寨首相洪森一直给出强硬回应。日前,中国对柬大选的援助陆续抵达。[全文]
-
柬埔寨最高院解散救国党 涉嫌用“颜色革命” 推翻政府
柬埔寨最高法院16日作出裁决,解散柬反对党救国党,并禁止该党118人五年内参政。柬内政部称,救国党暗中勾结外国势力,妄图通过“颜色革命”推翻柬埔寨合法政府。[全文]
-
经济学人竟称:社交媒体威胁民主
美国总统特朗普频频使用社交媒体与网民互动,冷落了传统的主流媒体,这不由得引发西方精英媒体的担忧。4日,参考消息网援引英国《经济学人》发表的一篇题为《社交媒体威胁民主?》的文章,称社会应约束对社交媒体的滥用。[全文]
-
推特这波操作可算西方媒体双标教科书了
推特一边封俄媒,一边替民主党遮丑[全文]
-
新西兰选举结局“奇葩”,可别连累中新关系
新西兰全民公投决定放弃“赢者通吃”,改行混合比例代表制,开始直接按得票率分配议席,效果立竿见影,此后历次大选,新西兰再也无法组建一党多数政府。工党不是不重视中新关系,然而联合执政的新西兰优先党很可能兴风作浪。[全文]
-
“若资本主义无法根本解决全球焦虑,终遭抛弃”
据参考消息网24日报道,英国《金融时报》网站22日刊发题为《英国商界领袖对资本主义现状提出批评》的文章称,英国一些顶尖商业领袖对资本主义现状提出尖锐批评,认为管理层的贪婪、企业的逃税和投资者的短视让当前局面需要改革与改进。[全文]
-
球星变政客,有条大路从“罗马”通来
非洲利比里亚大选结果即将揭晓,第三次向总统宝座发起挑战的乔治·维阿再次成为各国媒体关注的焦点。以球星身份进入政坛,维阿并非个例。除他之外,格鲁吉亚的卡拉泽,乌克兰的舍甫琴科也有相似的人生轨迹。他们职业生涯的辉煌期都在意大利,这是巧合吗?[全文]
-
王绍光:抽签替代选举成西式民主新动向
从20世纪的最后20年开始,抽签理论在世界各地再次展露头角,逐步替代陷入困境的西方代议制民主。进入21世纪后,“商议式民调”和“公民大会”两大类抽签实践呈现出引人注目的进展。对此,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王绍光撰文探讨了选举与民主的关系,以及抽签如何挑战已近枯竭的代议制民主,成为西式民主新动向。[全文]
-
一场美国学界大战,牵出了个反华先锋
美国教授论文为殖民主义辩护,他还是个反华先锋[全文]
-
美媒:特朗普从全球民主事业中撤退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特朗普和国务卿蒂勒森的领导下,美国国务院正在考虑改变其使命,包括放弃支持民主和人权。当前的使命声明写道:“国务院的使命是塑造并维持一个和平、繁荣、公正和民主的世界,并为美国人民和世界各地人民创造稳定和进步的环境。”[全文]
-
“大数据”将如何颠覆西式民主?
在“大数据”时代,统计数据伴随着我们的日常生活,这点在政治生活中表现的尤为明显。然而在今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中,数据预测却出现了“大反转”。这背后实则反映了民众对于政府决策的不信任。[全文]
-
人民日报评当代资本主义危机新特征:一定是制度问题
当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乱象频发,当代资本主义危机呈现新特征:政治矛盾激化,民粹主义高涨,右翼极端主义思潮沉渣泛起,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滞缓,贫富差距扩大,社会分化严重,社会危机恶化。如何看待当代资本主义危机的新特征,危机背后存在哪些制度根源?人民日报观察版8月6日刊发3位专家的文章,对此进行探讨。[全文]
-
文明冲突,也许会在西方内部应验
在全球合作体系中,西方可能暂时依然是最响亮的声音,但这个前提是西方要团结起来。如果美国与当代欧洲观点最反动最沙文主义的人站在一起,那么西方就不复存在了。在一些关键问题上,欧洲人不应与美国人并肩,而要与更开明的人为伍。[全文]
-
中国T恤躺枪,新西兰华人一点不意外
新西兰大选将近,按照民主国家或地区的一贯尿性,各种幺蛾子就会出现,比如议会打架,或中国躺枪,再或者两者同时出现。果然,中国的国产T恤在新西兰大选中引发口水战。其实,对那政客而言,这也只是一桩business。[全文]
-
人民日报整版讨论:西方之乱何以成了"灯下黑"
7月18日出版的《人民日报》以整版篇幅(第五版观察版)讨论西方《西方之乱何以成了"灯下黑"》,刊载《西方中心主义遮蔽西方之乱》、《西方左右翼学者话语权严重失衡》和《罔顾西方之乱的原由》三篇文章。[全文]
-
愤怒的民众,只剩“下流”候选人可投吗
无论在英美或台湾,素人必须反应边缘民意,但在建制的政治生态里,终究要与归属于政党的“议会”求取平衡,最后在重大改革上一事无成,顶多只能用惊世骇俗的言论刷存在感,以彰显自己反建制的特质。[全文]
-
英媒:911后英美民主达至巅峰,如今忙着消费忘了初心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6月14日发表该报首席美国评论员爱德华·卢斯的文章《英美民主问题》称,美英两国社会的商品化程度在西方无人能及。我们活着就是为了消费,然而代价是我们倾向于忘掉其他因素——如自由主义民主的固有价值。[全文]
-
非西方国家学点中国经验,其实也不难,先看看这4条
非西方国家盲目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却对改善民生乏力。金融危机、债务危机、经济危机导致百姓生活水平显著下降甚至停滞不前。中国的发展经验可以供非西方国家学习借鉴。[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