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会师:紧盯美元指数,别替央行操闲心
关键字: 美元指数央行【文/bt36专栏作者 韩会师】
由于近期国际市场美元跌跌不休,人民币对美元强势上涨,上周五(1月12日)已经升穿6.50,最高触及6.4580。虽然笔者在此前文章中多次谈到,人民币升贬值和中国的外贸规模的变化并不存在简单的因果关系,但最近还是有朋友担忧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会伤及中国贸易,其实这大可不必。
舆论最关心的是中国的出口是否会因人民币升值而遭殃,因为教科书里一般认为本币升值会提高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的价格,导致竞争力下降,结果就是降低出口额。我们先看一下现实的数据,就会发现实际生活远非如此简单。
人民币对美元在2005年之后是大幅度升值的,中间虽然有过阶段性的回调,但升值的大趋势一直延续到2013年,但在这9年当中,除了2009年,我国出口规模都是增长的。2009年大家都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在雷曼倒闭诱发全球金融海啸之后,全球贸易萎缩,中国也未能幸免,那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年份,但中国的出口萎缩幅度还是小于全球总体萎缩幅度的(当年中国出口萎缩16%,全球出口萎缩22%)。简而言之,在人民币对美元几乎单边升值的那段时间里,中国的出口规模是扩张的,而且扩张的速度很快。
人民币2014年开始贬值,但当年的贬值幅度较小,2014年中国的出口还是扩张的,增长了6%。人民币从2015年开始快速贬值,延续到2016年底,但这两年中国出口明显萎缩,萎缩幅度分别高达3%和8%。
到了2017年,人民币开始升值,中国的出口再次恢复增长,全年涨幅大约8%。
所以,从宏观数据上看,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对中国的出口规模似乎没有负面影响,而贬值也对中国的出口没有正面影响。
请大家一定注意,笔者在这里说的是宏观数据,不是从具体的某家出口商的立场来考虑问题的。如果有部分出口商因为人民币对美元升值而导致出口额下降,这是一定存在的情况,但这并不是全中国的普遍现象。
可能有敏锐的朋友会想到,之所以中国的出口在人民币对美元大幅度升值期间仍然能够扩张,是因为全世界的市场行情比较好,如果全球市场是快速扩张的,那么其对中国出口的拉动效应可能抵消了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负效应,所以不能说人民币升值对出口没有负面影响。
的确,2005-2013年,除了2009年,全世界的出口规模的确是扩张的,可以说中国出口的扩张和全世界出口市场的扩张是步调一致的。但也有很重要的一点需要指出,就是2005-2013年,中国出口的增长速度一直高于全球出口的增长速度,差距最大的一年达到了15个百分点,其他年份也大多高出5个百分点以上。所以即使考虑到全球市场扩张的影响,也很难得出人民币升值抑制中国出口的结论。
- 原标题:紧盯美元指数,别替央行操闲心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吴立群
-
快讯最新闻 Hot
-
关门第二天 特朗普急了
-
大陆会“武统”?蔡英文这回改口了
-
计时开始:美国政府关门第一天
-
普通话考试不及格 港生冲进办公室恐吓老师
-
特朗普帮中俄成为世界领袖?纽约时报怕是又砸了自己的脚
-
万豪“痛定思痛”,竟把台湾划到了日本…
-
雪乡导游被指一天打四人 旅行社:游客问题,他怎么不打别人?
-
这波电梯壁咚让不少家长愤怒了…
-
喂派出所吗?救人的民警结婚了吗?
-
任天堂重新定义游戏,童年梦想要实现了……
-
央视体坛风云人物颁奖延期,刘国梁又躺枪了…
-
看完这部国产剧 再也没脸笑话印度神剧了
-
特朗普“假新闻”奖终于公布了
-
“严惩中国剽窃知识产权,罚款大到超乎想象”
-
“诶,谁砸我?”
-
这幅抽象派作品让人想起了中国男篮的“热血”时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