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维京猛男:迅捷剑,《权力的游戏》中艾丽娅手持的“缝衣针”
关键字: 欧洲历史武术二丫艾丽娅权利的游戏缝衣针迅捷剑是一种拥有细长剑身和复杂护手的单手武器,门外汉也可以根据它独特的造型看得出来,这是一种主要以穿刺为攻击方式的武器,事实上迅捷剑也确实是由中世纪的一种用来刺穿铠甲的穿甲刺剑(Estoc)发展而来。迅捷剑的重心较所有刀剑都靠后,几乎就在护手的位置,这使得剑手能够轻巧地把剑尖准确的对准目标。
迅捷剑的出现标志着,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已经认识到,穿刺对人体组织造成的贯通伤,要比砍劈造成的切割伤致命得多。被砍下四肢造成的伤口固然可怕得多,但救治及时的话保命的几率也并不小;但身体如果被很细的锐器刺穿,即使从外部看只有很小的伤口,伤者却十有八九会死于肝脏脾脏破裂造成的内出血,或是肠子被刺穿造成的腹腔大感染。因此,千万不要被它优雅的造型所迷惑,误以为它的杀伤力有限。
此处想放一张妇女脱掉上衣决斗的图以说明衣物刺进身体导致感染的死亡率的,结果图找不到了,大家可以自行想象一下。顺便一提,这张图中的武器并不是迅捷剑,而是其后代小剑。
迅捷剑在欧洲国家有着不同的形制,但其长度与注重刺击的特点基本是一样的,最大的不同一般存在于护手的形制上,而护手的形制也会影响剑的使用方法。
西班牙碗型护手
德国风格护手
意大利风格护手
上图为几种不同的护手形制。可以看到图片中花式护手使用了食指绕过剑身的握法,而其他的碗型护手无法使用。
3.现代击剑的由来
如此细长的剑身和如此短的剑刃,决定了这种剑的劈砍能力很弱,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完全不能劈砍,针对裸露部分(面部、和脆弱的手)的抽击还是能够造成很严重的伤害。许多人关于迅捷剑不能劈砍的认知其实是一种误解,这常常是因为他们混淆了迅捷剑和它的后代小剑(small sword)的缘故。
小剑是完全装饰性的武器,没有任何人会将小剑带上战场。小剑是迅捷剑在18世纪的直系后代,是为了决斗用途而专门修改过的小型轻型迅捷剑,因为实在太细,小剑常常不得不采用棱形和三角形的剑身来提高结构强度,因此完全丧失了最后一点劈砍能力(一些小剑还保存着象征性的刃),为了降低重量,大型护手也变得小型化和简单化了。小剑更轻(2磅),也更短(1码左右),因此剑斗的攻防变得更加快速和复杂。
因为武器重量的大幅度降低,使得妇女也能够在剑术学校中学习剑术并与男子同台竞技甚至决斗,这使得剑斗越发的像是一门时髦的运动,而渐渐丧失了武艺的本质。美剧《冰与火之歌》中阿娅·史塔克的武器“缝衣针”就是一把小剑,但是它有点太小了,只有普通尺寸的一半多长,所以只能叫童装小剑。
可以看出小剑的长度和宽度已经很明显低于可以作战的刀剑,同时其具有非常华美的手柄,一般也就不会在肉搏战时卷入将军长官的带带。
到了19世纪,法国人再次修改了迅捷剑和小剑,使之更加安全,也使剑术彻底竞技化,变成了一门时髦的运动,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击剑。其中,迅捷剑成为了épée(重剑,法语“剑”),而小剑则变成了Fleuret(花剑,法语“小花”的阳性形式),最终军刀也被日益发展的枪械和刺刀逐出战场,成为了saber(佩剑),这就是击剑项目三个分项的由来。尽管这三种击剑运动使用的“剑”(姑且这么说吧)让普通人看起来难以分辨,但我们还是能从规则上依稀辨认出它们祖先的面貌。
从上到下依次为佩剑,花剑,重剑
源于迅捷剑的重剑运动只允许刺击,有效部位是全身,这大致符合迅捷剑的技术特点(其实他也可以砍),重剑(épée)的重量只有其祖先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重。
源于小剑的花剑运动的中文名称来源于法语的“小花”一词,大概是指小剑常用的花朵型护手盘,小剑也只允许刺击,有效部位是躯干,这也与小剑的杀伤特点是一致的,不刺中躯干就无法造成足够有效的伤害。
源于军刀(saber)的佩剑运动的中文名称很可能是为了避免混淆,因为军刀(saber)和佩剑(saber)是同一个词,尽管佩剑是一根直的金属条,但规则依然是可劈可刺,有效部位是整个上半身。
而现在由于电子计分器的出现,击剑运动已经与原本的兵击相差甚远。两个人互相在零点几秒内刺中对方,然后放下剑开始握拳庆祝,这在真正的兵击中不但毫无意义而且十分愚蠢,因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的双杀只会让两个人一起死,没死的话就互相倒地瞪着对方等死。剑术的目标在于保存自己的同时击杀他人,而不是放弃防御比谁先击中对方。
- 原标题:浅谈欧洲历史剑术(3):精准而优雅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韩京霏
-
快讯最新闻 Hot
-
雪乡导游被指一天打四人 旅行社:游客问题,他怎么不打别人?
-
这波电梯壁咚让不少家长愤怒了…
-
喂派出所吗?救人的民警结婚了吗?
-
任天堂重新定义游戏,童年梦想要实现了……
-
央视体坛风云人物颁奖延期,刘国梁又躺枪了…
-
看完这部国产剧 再也没脸笑话印度神剧了
-
特朗普“假新闻”奖终于公布了
-
“严惩中国剽窃知识产权,罚款大到超乎想象”
-
“诶,谁砸我?”
-
这幅抽象派作品让人想起了中国男篮的“热血”时刻...
-
麦当劳改名内情:美方不让用原名,一气之下就…
-
有人寄7个橘子并不停催单,快递小哥看破一切并报警
-
舆论风波里 00后CEO拉黑了父亲
-
支持封杀PGOne就是网络暴民?你们就是对好人太坏,对坏人太好
-
这趟动车停车“等人” 知道原因后大家纷纷点赞
-
“中国仍然是好的学习者,但不是好的创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