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造太阳”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从60秒到百秒量级的跨越
关键字: 人造太阳中国人造太阳取得重大突破据央视网7月4日报道,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今天宣布,我国的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东方超环(EAST)在全球首次实现了上百秒的稳态高约束运行模式,为人类开发利用核聚变清洁能源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东方超环 央视新闻截图
这个高11米、直径8米、重达400吨的大科学装置就是我国第四代核聚变实验装置东方超环(EAST),它的科学目标是让海水中大量存在的氘和氚在高温条件下,像太阳一样发生核聚变,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所以也被称为“人造太阳”。经过多年研究,科研团队成功攻克了一批国际共性难题,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5000万度等离子体持续放电101.2秒的高约束运行,实现了从60秒到百秒量级的跨越。
稳态高约束运行模式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的基本运行模式,也是未来反应堆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作为国际重要的长脉冲核聚变实验平台,EAST超导托卡马克高约束放电时间实现百秒量级的突破,将为我国下一代核聚变装置的建设和国际核聚变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ITER计划由美、法等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起,旨在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受控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为人类输送巨大的清洁能量。这一过程与太阳产生能量的过程类似,因此受控热核聚变实验装置也被俗称为“人造太阳”。中国是这一计划的参与国之一。
EAST是由中国科学家独立设计建造的世界首个全超导核聚变实验装置,于2007年通过国家验收。它在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实验成果,比如在去年11月,EAST就成为了世界首个实现稳态高约束模运行持续时间达到分钟量级的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13年04月21日,安徽省合肥市,技术人员在“中国首个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装置内工作 @视觉中国
据了解,ITER将采用射频波主导的低动量注入运行模式以及主动水冷的钨偏滤器结构。EAST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具备这两大特色的且具有长脉冲运行能力的全超导托卡马克,其稳态运行模式将为ITER和未来核聚变反应堆提供重要参考。
近年来,EAST相继完成了辅助加热、钨偏滤器、等离子体物理诊断等系统的升级改造,克服了加热与电流驱动、分布参数测量等关键技术难题,深入研究和基本解决了射频波耦合、高约束等离子体稳定性控制、等离子体与壁相互作用物理、低动量条件下加热和电流驱动下输运、杂质输运和控制等一系列稳态运行密切相关的物理问题,为实现长脉冲稳态高约束模等离子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原标题:中国“人造太阳”装置取得重大突破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李焕宇
-
快讯最新闻 Hot
-
关门第二天 特朗普急了
-
大陆会“武统”?蔡英文这回改口了
-
计时开始:美国政府关门第一天
-
普通话考试不及格 港生冲进办公室恐吓老师
-
特朗普帮中俄成为世界领袖?纽约时报怕是又砸了自己的脚
-
万豪“痛定思痛”,竟把台湾划到了日本…
-
雪乡导游被指一天打四人 旅行社:游客问题,他怎么不打别人?
-
这波电梯壁咚让不少家长愤怒了…
-
喂派出所吗?救人的民警结婚了吗?
-
任天堂重新定义游戏,童年梦想要实现了……
-
央视体坛风云人物颁奖延期,刘国梁又躺枪了…
-
看完这部国产剧 再也没脸笑话印度神剧了
-
特朗普“假新闻”奖终于公布了
-
“严惩中国剽窃知识产权,罚款大到超乎想象”
-
“诶,谁砸我?”
-
这幅抽象派作品让人想起了中国男篮的“热血”时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