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捍卫者》,德式盔总算是名副其实,终于看到了不是神剧的抗战片
关键字: 宝山保卫战调整师德盔师水壶师【文/ bt36专栏作者 光亭】
9月22日上映的以淞沪会战宝山保卫战为背景的《捍卫者》,可以说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不是神剧的抗战片,虽然在服装和史实上还稍有瑕疵,但是情节设计人物刻画,都还算是相当不错了,值得点赞。
电影《捍卫者》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不是神剧的抗战片
德式盔总算是名副其实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众多的抗战题材影视剧中,似乎德国M35钢盔就成了抗战国军的标志,不论是抗战早期还是后期,也不论是中央军还是杂牌,只要是国军就必定人手一顶德式盔。可能是因为M35德式盔外形确实很漂亮别致,容易吸引眼球,而且抗战时期的国军也确实曾经装备过。
但是国军装备德式盔是在1936年前后,虽说总共陆续进口了有将近40万顶,从数字上看并不少,但是和数百万中国军队的总兵力来看,比例并不大,当时也主要装备德式师和特种部队——当年的特种部队是指炮兵、工兵、装甲兵等技术兵种,而不是今天所说的突击队性质的特种部队。
而且随着德国和日本结盟,1938年之后德式盔的来源就完全断绝了,由于M35钢盔是用一整块钼钢薄板经过多次机械模具冲压成形,然后再对钢盔边缘进行卷轧,这种加工工艺在当时没有几个国家能掌握,中国根本无法自行生产,所以1938年之后德式盔就逐渐随着在战争中的损耗而在中国军队中消失,成建制部队装备几乎不可能再有了。
其他抗战剧中头戴德式盔的中国军人形象
而影片《捍卫者》表现的是1937年8月淞沪会战中的宝山保卫战,而且守卫宝山的是98师292旅583团3营,98师就是德式师,时间、部队都完全符合历史,所以影片中的国军都戴德式盔可以说是名副其实。只是中国军队装备的德式盔只有左侧有青天白日徽,影片中则是左右两侧都有。
历史上中国军队配发的德式盔只有左侧有青天白日徽
请注意,德式盔右侧是没有青天白日徽的,而图2的道具上右侧也有,显然错了
应该说《捍卫者》在服装道具上还是下了点功夫,中国军队的军服基本没有大的BUG。日军军服历来是抗战片的重灾区,各种款式的军服混搭。《捍卫者》里的日军都是昭五式军服,也就是日军1930年之后开始配发的制式军服。日军的下一代军服九八式要到1938年开始配发部队,所以淞沪会战时期的日军肯定是昭五式军服,其特点就是立领,领章用颜色来区分军兵种,军衔是采用和肩膀垂直的纵向肩章。
不过《捍卫者》还是没能尽善尽美,在军帽上出了纰漏,日军都是戴着最著名的软式战斗帽。而昭五式军服配套的是大盖帽,鬼子兵最具标志性的战斗帽是九八式军服的制式军帽,要到1938年之后才大量出现。或许是日军戴战斗帽的形象太深入人心,所以《捍卫者》也就未能免俗。
日军的昭五式军服立领和肩章,制式军帽应该是大盖帽
《捍卫者》中的日军,军服是昭五式,但军帽却是战斗帽,这样的混搭肯定是错的
- 原标题:《捍卫者》,德式盔总算是名副其实,终于看到了不是神剧的抗战片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荀越
-
快讯最新闻 Hot
-
关门第二天 特朗普急了
-
大陆会“武统”?蔡英文这回改口了
-
计时开始:美国政府关门第一天
-
普通话考试不及格 港生冲进办公室恐吓老师
-
特朗普帮中俄成为世界领袖?纽约时报怕是又砸了自己的脚
-
万豪“痛定思痛”,竟把台湾划到了日本…
-
雪乡导游被指一天打四人 旅行社:游客问题,他怎么不打别人?
-
这波电梯壁咚让不少家长愤怒了…
-
喂派出所吗?救人的民警结婚了吗?
-
任天堂重新定义游戏,童年梦想要实现了……
-
央视体坛风云人物颁奖延期,刘国梁又躺枪了…
-
看完这部国产剧 再也没脸笑话印度神剧了
-
特朗普“假新闻”奖终于公布了
-
“严惩中国剽窃知识产权,罚款大到超乎想象”
-
“诶,谁砸我?”
-
这幅抽象派作品让人想起了中国男篮的“热血”时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