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摘:毛主席用过的瓷器,讲究
关键字: 毛瓷瓷器毛泽东毛泽东瓷器红色瓷器文物【本文原载于《法制博览》2011年第11期】
迄今为止,市场炒作过的毛泽东相关文物中,影响大、价位高、最神秘的莫过于“毛瓷”。只是因为没有官方的正式版本,这才给民间传说有了想象的空间。
毛泽东在世的时候,并不知道为他定制生活用瓷这件事。当时中共中央也没有为此事下达过文件。然而,为毛主席定制生活用瓷确有其事。这件事在当时并没有名称、代号,为叙述方便,暂且称它为“7501毛瓷”(简称“毛瓷”)。
“7501”与“828”工程
根据公开披露,“毛瓷”从产地来看,主要有两大类, 一是湖南醴陵瓷、一是江西景德镇瓷。 而以毛泽东家乡湖南下辖的醴陵产的瓷器数量最多,也最为完备。
1955年,在毛泽东的亲自过问下,醴陵成立湖南陶瓷研究所。次年5月,他在广州听取中南各省汇报时,湖南汇报提到成立瓷业公司统管醴陵陶瓷业,他当即表态“这好嘛,可以试办”。同年,国家财政拨款800万元,在醴陵官立窑场原址上重建群力瓷厂。没想到,重建的这家瓷厂日后多次为他订制生活用瓷,也就是闻名遐迩的“毛瓷”。
代号“7501”的毛瓷却非醴陵所制,而产自相邻省份江西景德镇。
7501毛泽东主席专用瓷釉上水点桃花合盒器
说起“7501”,还需先提“828”工程。“828”其实是1969年8月28日始建在南昌近郊的一座园林式建筑,毛泽东曾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先后四次下榻在1号楼。
1974年12月,毛泽东住在湖南。时任中办主任的汪东兴打电话叫江西省公安厅副厅长黄庆荣到湖南,布置毛泽东到江西的行程及警卫接待工作。
在湖南省委警卫接待处,湖南省公安厅高文礼副厅长拿了一个瓷盘给黄庆荣看并说:“这是给毛主席用的。”黄庆荣一看觉得这些瓷器粗糙,便说:“这个瓷红不红白不白的,不怎么样。我们江西造出来,肯定比这个好。”
汪东兴说:“你能行吗?恐怕也难吧。”
黄庆荣说:“我可以试一试。”
黄庆荣事后得知,湖南方面从醴陵定制了一些带梅花图案的家用餐具瓷器放在长沙毛泽东住处。毛主席用到这些瓷器时,微微皱了一下眉头,什么话也没有说。身边工作人员猜测,他肯定是对瓷器不满意。
“7501”之所以得名,是因为这是景德镇陶瓷科技研究所1975 年的第一项任务。
1975年1月份的一个晚上,黄庆荣专程到景德镇,找到市委书记李克时,与他商谈为毛泽东定做家庭餐具一事。两人反复商量决定,此事对外须绝对保密,只能说是给上级领导做的,全部口头下达,不留任何文字材料。
黄庆荣离开长沙返回江西时,带回两小件湖南瓷做样品,给中央领导订制瓷器,基本上都得带着样品给工艺大师参考。
从中山筒到胜利杯
在“7501”工程之前,北京方面曾派人前往湖南醴陵,要订制瓷器,并带去一件延安时期使用过的茶杯,直筒型、无盖无花饰、瓷质灰白粗糙。这种形状的茶杯被称为“中山筒”,据说是民国政府机关一直使用的。此人要求以“中山筒”为基础加盖、加彩、改型,使之美观实用。
承制单位两个月六易其稿,终于往中南海送去60件茶杯。杯底印有湖南醴陵楷体字样及和平鸽标志。
釉下五彩梅竹花胜利杯
毛泽东用后很满意,这些杯子后来定名为“胜利杯”。从1958年起到1976年去世,毛泽东一直使用醴陵生产的胜利杯。后来,瓷厂还为毛泽东烧制过有编号的胜利杯,毛泽东为此深表赞赏。
不过,胜利杯并非毛专用,其他中央领导也用。
根据公开资料,晚年的毛泽东开始用上订制的“毛瓷”。1971年春,工作人员对毛泽东晚年生活中的一些喜好和偏好非常熟悉,向中南海中央警卫局副科长、 毛泽东的“总管家”吴连登提议,到醴陵订制一些毛泽东专用的生活用瓷。该建议获公安部副部长、中央警卫局局长汪东兴同意,并派吴连登到醴陵监督烧造。
这一年秋天,醴陵群力瓷厂为毛泽东试制的釉下彩餐具和烟灰缸按时完成并送进中南海。
梅花碗与偏好
订制“毛瓷”,其中一个原因是毛泽东的偏好。他不让摆花却又很爱花,尤其诗词数次提到梅花。他吃饭用瓷碗,偏爱画有梅花图案的小瓷碗。醴陵为此设计了梅花碗,其造型取样于明代永乐年制龙纹碗官窑器物。
梅花盖碗
在毛泽东喜爱的梅花碗中,有一种口径为10.4厘米,高仅5厘米的小号梅花碗,是众多毛瓷中容量最小的瓷碗,也是根据保健医生的建议做的。原来毛泽东喜爱吃腐乳,但保健人员不建议他进食,又拗不过他,因此只好要求装腐乳的瓷碗做得小一些,以限制进食数量。
而“毛瓷”中形状最大的则是深度鱼盘。因为其爱吃鱼,中央警卫局监制烧造毛泽东专用特制的鱼盘,长42厘米,3厘米内深,带盖。这种红梅花、红茶花的深度鱼盘受到中南海管理局的高度赞扬。
当初“7501”工程设计时,曾为图案伤透脑筋。试制组设计了很多种图案,陶研所推荐了“水点桃花”、“翠竹红梅”、“双面绘芙蓉花”三种,造型也选了 好几种。考虑到毛泽东酷爱梅花(“828”招待所1号院毛住处客厅里所铺的手织羊毛地毯中央的图案就是一片盛开的梅花),于是就选定了“翠竹红梅”。
家乡的礼物
1974 年毛泽东最后一次回到湖南,在长沙一共生活114天。这是他成为最高领导人后在家乡最长的一次。
釉下五彩红月季花碗
时任湖南省委书记的张平化为了庆祝毛泽东81岁生日,提议烧制一批专供毛泽东使用的瓷器。当年11月,“毛瓷”烧制成功,红月季、红芙蓉、红秋菊、红腊梅四种纹饰分别代表春夏秋冬。
12月23日,在毛泽东81岁生日前三天,周恩来乘专机抵达长沙,两人一起用餐时使用的碗,就是红月季碗。从此这种红月季碗及该批其他“毛瓷”一直伴随在毛泽东身边。
设计“毛瓷”的都是中国陶瓷界的顶尖人物。担负红月季、红芙蓉、红秋菊、红腊梅4件套釉下双面彩薄胎碗设计制作者是湖南省工艺美术大师、著名陶瓷美术家李小年和彩绘总工程师李人中等。
而为毛泽东的牙具、茶花餐具、烟灰缸设计画面的则是湖南省陶瓷研究所的高级工艺美术师熊声贵。
釉下五彩茶花纹方肩烟灰缸
说到这里,不能不提到鲜为人知的“毛瓷”:梅竹纹瓷珍。这其实是毛泽东晚年用过的假牙盒。
毛泽东晚年牙齿不好,但其身体健康状况在当时属最高国家机密,不得泄露。当年研制此器特别注重保密。1971年9月,假牙具烧制成功后,在吴连登和湖南省委专人护卫下,送进中南海。
据知,梅竹纹瓷珍仅存三件,国博收藏一件,被列为国家珍贵特级文物。
销毁还是留存
其实真正送给毛泽东用的瓷器只是制成的一小部分。给毛泽东81岁生日订制的任务完成后,为了奖励参与制作者中少数几个成绩突出者,瓷厂党委经请示上级同意,每人发了一件次品瓷器作为纪念,其余全部销毁。
而“7501瓷”的研制数量共为一万件,出窑后基本完好的仅有6000余件。经过精心挑选,发给江西省警卫处6套(釉上彩、釉下彩各3套),共计500余件。
按规定,其余瓷器必须就地粉碎,当时的陶研所所长觉得可惜,找到时任公安厅副厅长黄庆荣。经同意,只销毁了其中的一部分,剩余全部封存入库。
釉下五彩瓷碗
到了1980年春节前夕,政治气氛宽松,当地有个传统,每年春节前夕要给员工发“福利用瓷”。陶瓷研究所决定开仓,将部分“7501瓷”分发给职工,每个职工都分到10件左右。然而,也有职工认为这批瓷器太精美,不实用,当场换领了普通瓷器。数年后,在香港的一场拍卖会上,一套名为“釉下五彩毛瓷碗”的 毛泽东专用瓷碗摘得“拍王”桂冠,5个碗,800万元。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钟晓雯
-
快讯最新闻 Hot
-
美国政府结束停摆 但只能运转3周
-
内地女生称在机场被骂娘泼粥 香港网友:快投诉!
-
关门第二天 特朗普急了
-
大陆会“武统”?蔡英文这回改口了
-
计时开始:美国政府关门第一天
-
普通话考试不及格 港生冲进办公室恐吓老师
-
特朗普帮中俄成为世界领袖?纽约时报怕是又砸了自己的脚
-
万豪“痛定思痛”,竟把台湾划到了日本…
-
雪乡导游被指一天打四人 旅行社:游客问题,他怎么不打别人?
-
这波电梯壁咚让不少家长愤怒了…
-
喂派出所吗?救人的民警结婚了吗?
-
任天堂重新定义游戏,童年梦想要实现了……
-
央视体坛风云人物颁奖延期,刘国梁又躺枪了…
-
看完这部国产剧 再也没脸笑话印度神剧了
-
特朗普“假新闻”奖终于公布了
-
“严惩中国剽窃知识产权,罚款大到超乎想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