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用了这件青铜器文物 能不能连上西周的WiFi?
日前,一篇名为“国家一级文物竟有件酷似‘路由器’!”的文章在网上热传。文中所说的这件文物造型奇特,酷似现代的路由器。因此有网友将该文物直接称为“西周路由器”。[全文]
-
女考古员徒步7天穿越九顶山无人区 发现新石器遗址
2017年11月,四名来自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女考古员对此有了切身的感受。七天里,她们从茂县出发,趟过泥泞路,翻过雪山坡,踩过碎石坡,徜徉在迷雾森林里,于一脚宽的悬崖边迈步,在接连翻越12座高山后,终将雄浑高耸的九顶山脉征服。[全文]
-
如果国宝会说话它们会说啥?央视纪录片5分钟告诉你
虽说建国后不许成精,但国宝是个特例。 2018年1月1日,央视百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即将播出,一共4季,100集,每集5分钟。[全文]
-
用了十几年的搓衣板,仔细一看落款是光绪…
一个多月前,台州温岭箬横镇三房村的人才知道那块不起眼的用来铺路的石板,上面竟然刻着一道圣旨![全文]
-
这简牍说明:始皇求“仙药”政令2000年前就能下达乡镇
据新华社12月22日消息,中国考古工作者最新研究发现,秦始皇嬴政的求“仙药”政令2000多年前已能下达至乡镇。[全文]
-
西北盗墓第一人:长安区每晚百十人盗墓 你们抓不完
12月19日下午,在陕西省淳化县公安局看守所,华商报记者采访了有媒体称为“西北盗墓第一人”的孟X建,64岁的他多次想金盆洗手,但这个行业很难退出来…… 陕西淳化“7·20”系列盗墓案绝大部分疑犯涉嫌的罪名是盗掘古墓葬罪,“学者型”疑犯孟×建除了这个罪名,还有“倒卖文物”。他对文物的鉴别能力和在文物界的权威及“信誉”,在陕西乃至西北地下文物市场无疑是大咖级人物。12月19日下午,面对华商报记者,孟×建讲述了一些不为人知的幕后故事。[全文]
-
主播以“考古”为名荒郊挖古物 现场演示洛阳铲用法
近段时间,一些网络直播平台出现冠以“考古”之名的短视频或直播内容,其中,有人在荒郊野地打洞刨坑挖出“古物件”,有人现场演示洛阳铲探土并详细介绍使用方法。这些短视频或直播带来哪些社会危害?《法制日报》记者对此进行调查。[全文]
-
陕西发现最大春秋墓葬,或达诸侯国国君级别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12月12日透露,陕西省澄城县发现了目前全国规模最大春秋时期周系墓葬,一个湮没千年的周代封国由此重见天日。[全文]
-
张献忠宝藏又要开挖,非考古专业也能报名
金锭、成串的金银戒指、金币……大家还记得因张献忠宝藏而闻名的眉山市彭山区江口镇吗?第一次发掘,围堰后,仅仅3个月的时间,就出土了金银等文物3万多件。由于丰水期,5月,第一阶段停止发掘。[全文]
-
西北盗墓“第一人”:价格他说了算 客户中有省政协委员
今年64岁的“孟老大”真名孟某建,是西北盗墓“一号”人物。他能一眼看出文物的朝代和货色。在西安古玩市场,“孟老大”是“权威”和“信誉”的代表。行家们都知道,“孟老大”给出的价格就是“市场价”。即使他大幅度“压价”赚取高额差价,其他人也不敢言。[全文]
-
-
-
在新疆考古,寻找中国文化底层要素
在新疆,如果你进哈萨克人的毡房,他们把你当贵宾招待,一定会拿出手把肉。他们会先上个羊头,在羊头上用刀刻划一个十字。不少哈萨克朋友通常的解释是吉祥之类,问我文化上有什么意思。我说这反映了东亚早期文化的实质,也就是“太阳崇拜与天地崇拜”。[全文]
-
蜀汉皇宫再现,但钟会反叛之谜仍难解
近日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向媒体透露,刘备当年的蜀汉皇宫有望露真容,或在成都天府广场东北侧。这个存在历史长河中短短四十余年的政权留下了无数供后人缅怀的名胜与传说,笔者借蜀汉宫城这个话题,说说蜀汉帝国的谢幕:钟会之乱。[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