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包头地铁开工3月被叫停,释放什么信号?
据财新11月13日报道,内蒙古开始内查大型基建项目融资:总投资规模高达300亿元、开工不到百日的包头地铁项目于本月初被叫停,理由是中央认为300亿的巨额资金与包头财政收入规模不匹配,希望将资金更多地用于支持企业发展[全文]
-
包头地铁被叫停 或因财政收入与项目金额不匹配
据经济观察网11月14日报道,记者自相关人士处获悉,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更慎重地对待地方地铁项目规划的审批。分处于中部、西部两省省会城市的地方政府人士也分别对经济观察网表示,其所在市上报的总计四条(一个城市两条)地铁规划至今也尚未审核通过。[全文]
-
湖南宁乡一键叫停所有涉融资担保函 县政府:严重误导社会舆论
23日,网上流传一份湖南省宁乡市人民政府关于融资担保函作废的声明刷屏朋友圈,与以往撤函不同的是,这次地方政府撤函显得简单粗暴,直接宣布所有担保函、承诺函全部作废。记者从与相关机构处证实了此函的真实性。[全文]
-
中国版“市政债”出台:地方新增9400亿发债空间
据21世纪经济报道8月3日报道,财政部于2日印发《关于试点发展项目收益与融资自求平衡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品种的通知》(下文简称“89号文”),中国版“市政收益债”办法宣告推出。[全文]
-
楼继伟称中国家庭杠杆率已升至50% 官方曾说可控
据新浪财经4月21日报道,原财政部长、现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楼继伟在21日举行的在财政学年会上表示,中国家庭的杠杆率已经升至接近50%,去杠杆进程不应该太快。在谈到地方政府债务时,楼继伟说,部分地方政府债已经违约是好事,这说明中央政府不会兜底;而对于中国政府负债率,则要考量非标准PPP项目和政府引导基金。[全文]
-
山东邹城市政府违法举债被处理 追责3官员
据财政部网站4月19日消息,19日财政部通报山东省邹城市违法违规举债问题整改和问责处理情况,相关涉事官员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和行政降级等处分。[全文]
-
重拳!地方政府债台高筑必须财政重整 中央不救
据新华社11月14日报道,国务院办公厅14日对外发布《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明确我国将把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事件划分为四个等级,实行分级响应和应急处置,必要时依法实施地方政府财政重整计划。[全文]
-
财政部:地方债已置换7.2万亿 个别地区风险超警戒线
据财政部官网11月4日消息,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就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答记者问,表示依法厘清政府债务范围,坚决堵住违法举债渠道。[全文]
-
财政部再叫停地方借PPP变相融资
经济下行压力下,地方为了加快推项目来稳增长,有声音就认为可以暂时对一些“假PPP”项目“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等PPP做大了再规范。对于这种声音,孙晓霞在论坛上表示,规范与发展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明确要求,推广运用PPP,绝不能再走“先发展再治理、先发展再规范”的老路。[全文]
-
地方债置换设季度发行上限:不得超全年的30%
据《上海证券报》29日报道,财政部1月28日发布《关于做好2016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地方财政部门应根据资金需求、存量债务到期情况等,按照大致均衡原则发行地方债。对于置换债券,每季发行量原则上控制在当年本地该类债券发行规模上限的30%以内。据了解,截至2014年底,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是15.4万亿元。其中,2015年有3.1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到期,2016年到期2.8万亿元。[全文]
-
-
· 地方债 ·
-
在很多美国经济学家眼里,中国的“不平衡”不可思议
很多学者把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当成一个很负面的现象,对此我曾专门论述过,对于像中国这样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家,“不平衡”是很自然的,比如中国人的大迁徙,投资的多元化等等都是不平衡的,而且内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未必导致国际贸易的不平衡。[全文]
-
填补地方债,这笔账应该这么算
相对较高的地方政府债务已经被外界看作是当前中国经济的重大风险之一。笔者认为这个担忧是多余的。地方政府拥有大量的隐藏着的没有被发掘和有效利用的资产,如果合理计算,政府持有资产总体上是超过其债务的。[全文]
-